成功故事
顾庆良:纺织业 织好经纬两条线
中国纺织商务网
2008/8/15
浏览数:319 (从2018年5月开始统计)

  

  4月10日至4月11日,“中国纺织经济走势预测会”在青岛举行,中国纺织产业的品牌建设成了与会代表关注的话题。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顾庆良教授在会上表示,中国纺织业的品牌建设存在误区,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品牌建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来料加工未尝不是一条明智的发展道路。”

  4月11日,顾庆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中国纺织企业在来料加工和品牌建设间的选择做了详尽阐述。
发展品牌不宜一刀切

   记者:你提到纺织企业不宜一窝蜂地做品牌,一些企业更适合做来料加工。为什么这么说?

  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能让每个国家都发展品牌吗?能让孟加拉也做品牌吗?不可能的。中国人多,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中国就业形势严峻,来料加工能解决大量就业,这本身就是它的一大功劳。

  现在一些人说中国纺织企业都应该做品牌、做营销,这要么是一种无知,要么就是哗众取宠。

  记者:可是来料加工就可能意味着低附加值。

  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加工企业拼就是低成本、低价格,压低工人工资,降低产品质量,当然也是低附加值的。但来料加工并不等于低附加值。

  意大利服装代表着服装业的最高品牌,但它也有很多企业做纯加工。在国内,宁波的申洲就是一个纯加工企业,在业内也是响当当的。它在加工中拼工期、拼质量,通过这样的核心竞争力获取利润。

  记者:照这样说,我们的企业就不必做品牌了?

  顾:当然不是。

  经营模式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是否发展品牌,因地区而异,因企业而异。像上海,以前有56万纺织工人,现在只有6万了,企业也都搬到了郊区。现在上海的地价、劳动力等要素的成本都太高了,一些企业必须注重品牌。

  我们鼓励一些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发展品牌,通过这些企业的努力,使中国服装业的品牌逐渐叫响。但品牌的发展不是乌托邦,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优势来发展,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做品牌。
发展品牌是方向

  记者:现在东南亚等地纺织业在崛起,他们的劳动力更加低廉,也更有来料加工的比较优势。中国纺织业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似乎是必然之路。

  顾:是的,品牌是中国纺织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中国的纺织企业,要经过一个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互相交叉的过程。有条件的企业可能先做品牌,另一些企业可能更适合做加工,而不是说所有的企业都能一步跨到做品牌上。

  记者:在大家的演讲中,很多人提到国内消费者不认国产服装品牌的账,国产品牌进入国内零售终端也比较难,这是否也体现了品牌建设的渐进性?

   顾:(笑)有人说这是崇洋媚外,其实不能这样说。如果这样说,那美国人也崇洋媚外,因为美国人更喜欢穿意大利品牌的衣服!品牌建设需要一个民众认知的过程,并不是说现在做品牌,马上就能得到消费者认可,需要长期培养。

  记者:那么你觉得,要创立中国纺织业的品牌,最主要的是什么?

  顾:重点是企业创新。无论做品牌,还是做加工,中国的纺织企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降低成本、打价格战来占领市场了。这样的策略,使西方国家在进口中占了便宜,但人家还不认账,还说你倾销,扰乱市场,中国企业吃力不讨好。中国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来占领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