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事
江苏技术工邓建军:牛仔布上写传奇
中国纺织商务网
2022/11/22
浏览数:73

  


  邓建军,常州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普通技术工人,17年来,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先后攻克了400多项科技难关,用知识和智慧在牛仔布上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在这些技改项目中,最有影响的是他对牛仔布缩水稳定率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的攻克。缩水率不稳定是困扰世界牛仔布生产行业的老大难问题。按照国家标准,剩余缩水率在3%以内就算是优等品,邓建军经过努力终于使指标稳定控制在2.5%以内。

  为了保持创新能力,邓建军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他获得过 “江苏省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称号”。

  在公司,邓建军参与科研攻关的项目难度不断攀升,创造的价值日益突出,其中仅 “染浆联车速稳定改造技术”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在像邓建军这样一批技术工人的推动下,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十多年前一个不知名的棉纺厂,发展成一家现代的纺织企业。目前,邓建军所在公司的牛仔布已经成为畅销美国市场的三大牛仔布服装面料之一。

  邓建军先后获得了“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全国青年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等光荣称号。

  [详细内容]

  主持人(敬一丹):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一条牛仔裤洗了以后就变短了,颜色也变的一块深一块浅。这些看起来一些小问题,但一想到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亿人在穿牛仔裤,又觉得这不是小事,这曾经是牛仔布行业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而这些技术难题被一个中国的技术工人给攻克了,这个在牛仔布上书写传奇的人叫做邓建军。

  邓建军:当一个项目搞成功的时候,很高兴,可能比自己的工资涨多少钱,我还觉得更高兴。

  解说:第一眼看到邓建军就感受到他的朴实和憨厚,这个没等说话先笑的年轻人,每当说起维修机器和技术改造总是这样的兴致勃勃。从参加工作到现在,17年间邓建军参与完成技术改造项目400多项。在这4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里,最让工友们津津乐道的是他对牛仔布缩水稳定率的控制。纯棉制品洗后会缩水,不同批次的布料缩水率也不一样,有时候缩的多,有时候缩少,很难控制,即使在国际同行中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姜为民(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科长):缩水率实际上个是困扰这个行业,一个长期的大的难题,缩多了缩少了都对这个产品质量不利。

  解说:按照国家标准剩余缩水率在3%以内就算是优等品,原先公司的牛仔布剩余缩水率基本控制在4%左右,但仍不太稳定。邓建军打算再进一步将指标稳定控制在2.5%以内,向世界性难题发起了挑战。

  徐文龙(邓建军科研组成员):我当时一听,好象这个项目太难,因为(德国)祖克公司是专业生产公司,只能达到3%,但是现在你又能够超过它吗?再说这样做的话,工作量太大,因为你要求的数据太多,关键是找到这个原因的所在,凭我们几个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说:难度越大,就越能激发邓建军攻克难关的动力,尽管没有把握,邓建军还是愿意试一试。

  邓建军:应该来说谁也不能打下包票说能成功,但是我想关键还是要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

  解说: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邓建军就利用节假日和工人休息的时候做实验研究。棉纺织厂的生产原料是棉花,生产车间空气里的棉絮直往人的鼻子里,呛得人直咳嗽,机器滚筒的温度高达摄食100多度,在旁边站一会就会出汗,而邓建军一头扎进去一干就是一年多时间。

  杨文俊(邓建军科研组成员):因为调试过程很复杂,也很麻烦。他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连续好多天在那里面,出来的时候浑身闻上去都臭烘烘的,鼻子里都是蓝色的棉絮。

  解说:科研的过程有苦也有乐,遇到难题的时候,苦思冥想解决了问题,又会无比的快乐。邓建军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姚群(邓建军的妻子):邓建军如果在搞科研的时候,或者是碰到难题,他就会吃饭也吃的不香,然后睡不着觉。一旦是他解决了那个问题,他就会买一点水果回来,或者是做点好菜什么的。从他频繁地买水果,就可以看出他那阶段搞科研搞的特别顺利。

  邓建军:碰到一个什么难题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可能是挺苦的,但是在成功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很快乐的。

  解说:失败、改进,再失败、再改进,一年多时间,上百次实验,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个纺织行业的世界难题终于被邓建军孔攻克了。

  梅基清(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一项目的成功是我们牛仔布行业的一个成功的创举,他攻克了我们国内乃至世界牛仔布行业人员在攻克的一个难题。

  解说:攻克了缩水率的难题,另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面前,如何减少牛仔布的染色色差,让牛仔布的染色保持稳定?邓建军又忙开了。

  姚顺才(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有一次身体不行了,(邓建军)生了病住医院。出院以后他对我讲,我人是住在医院里,心还在厂里边。特别是多年来,我们这个厂里面,头号的技术关键,就是牛仔布的染色自动控制,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在医院一直在思考。

  解说:回到公司,邓建军把住院期间的构思整理出来开始了实验,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牛仔布的蓝色染料把邓建军的手染的一块蓝一块白,而牛仔布的颜色却变的越来越均匀、越来越稳定。公司生产的牛仔布,成为畅销美国市场的三大牛仔布服装面料之一。

  邓建军善于攻克难关也善于在日常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历年来,他不仅是公司里完成研究课题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

  张自力(记者):从198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的17年间,邓建军参加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达400多个,其中独立完成的就有145个,我手上拿的这份儿表格,就是邓建军历年来参与完成的科研技改项目的清单,在这份儿清单中,我们看到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里,邓建军就完成技改项目59个,平均每个月就完成5 个。

  解说:大量的研究成果,不仅来自于勤奋思考和实验,也得益于细心的观察和学习。邓建军是个有心人。厂里的每一条生产线他几乎都能烂熟于心,每一根电线的走向,每一块线路板的构造,都印在他的脑子里。

  唐琴暖(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我们工人也比较喜欢他修车,只要车坏了以后,我们就要请他来的。

  过建忠(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纺纱车间主任):那肯定是翘大拇指了,在我们公司肯定是首屈一指。我们一般维修不了的,找他绝对能够解决问题。

  解说:仅仅做一个有心人仍然不够,还需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邓建军至今记得,公司第一次引进纺纱设备,外方工程师来厂调试,当他想满怀希望的向对方索要操作手册时却被不屑一顾的顶了回来。这件事儿深深的此刺痛了邓建军。没有真本领就被会人瞧不起,只有中专毕业的邓建军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张自力:邓建军获得过大大小小许多的荣誉,得到过的奖状不下几十张,然而在邓建军家里我们却发现除了这三张他儿子在小学期间的奖状之外,只有这一张“江苏自考优秀毕业生”称号的荣誉证书被邓建军贴在了墙上。

  邓建军:因为我觉得这一张奖状来之不易,这个自学考试应该是我工作当中相当于是一个铺路石,是一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话我很难有今天的成就。

  解说: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看书,邓建军学习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得辛苦。

  蒋春发(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运科长):他在自学考试的时候,那一段时间我们住在一个宿舍里,他就是在我们娱乐活动结束以后,有的时候深夜了,他一个人在灯下看书。

  解说:17年前邓建军在中专毕业刚到公司的时候,一个万用表、一把螺丝刀,几样简单的工具就干起了维修。随着公司里国外生产线越来越多,邓建军觉得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不够了。特别是电脑,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电路图、生产设计哪一样都离不开电脑,可偏偏他没有学过电脑。自己钻研、向别人请教,对电脑一窃不通的邓建军,硬是一点点的学了起来。

  记者:你现在出去都带电脑?

  邓建军:大部分情况下带,大多数带,原来我可能只会带一个万用表,现在我们进口设备很多,大多数情况不带的话,可能修机器不一定修的好。

  解说:当初从邓建军请教我的一些简单的理论或者是操作知识方面,我基本上立马就直接给他答案。但到了近两年,他进步相当快,有时候真的感觉应付不来,真应付不来。直到最后他的系统开发完成,我就很惊讶,很佩服他。

  解说:坚持不懈的学习,不仅让邓建军收获了快乐,更使邓建军的业务水平得到的飞快的提高。17年来,邓建军参与科研公关的项目难度不断攀升,创造的价值日益突出,其中仅连染浆链车速稳定效益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在像邓建军这样一批技术工人的推动下,公司从十多年前一个不知名的棉纺厂,到今天发展成为一家现代的纺织企业,年利税从800万人民币增加到现在的两亿元人民币,其中70%的增幅来自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曹德法(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所以我觉得在邓建军身上很好体现了一个是我们工人阶级那种传统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与时俱进这样一种时代的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这两个方面很好的结合。

  解说:2001年邓建军被评为“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2003年邓建军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去年五一前夕,邓建军作为江苏省的劳模代表和其他劳模代表一起受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邓建军: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我们,他又勉励我们要发扬劳模精神。我觉得,新时代的劳模和原来的劳模形象要有所区别,原来的劳模是那种老黄牛精神,仅仅是苦干,我想新时代的劳模更应该苦干加巧干,要拥有知识、要拥有技术,这样才能真正担当新时代劳模的形象。

  主持人(敬一丹):我们今天的节目的主人公给我们留下了印象鲜明的两个数字,一个是17,一个是400.17是说17年来他围着机械和生产线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地创新进取。400是说他攻克了400多项科技难题,向世界性的难题发起挑战。从一个中专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工人,邓建军用学习改变了自己,用劳动,更用知识和技术创造了财富。邓建军在自己的岗位上告诉人们,一个人能有怎样的潜力,怎样的作为。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