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技术中的基础工作专题

吴金石,周凉仙

(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桐乡  314502)

       摘  要:本文讨论了技术工作中面广量大的基础工作专题,基础工作对于研发、攻关的作用和意义,基础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同性,及其基本内容与要求,操作误差的鉴别程序等具体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基础工作;研发攻关;工艺配方;定量;最佳参数点

一、前言

       要把项目(或课题)给予攻克,必须了解和摸清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事物的性质、性能及其个性特点。了解这些本质要素的摸底工作,即是所说的基础工作。从表面上看,基础工作与终端目标,似乎有着相当的距离,而且面广量大,但若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或甚至有不少空白点,则大楼必将难于往上建。

       在现代社会,新材料、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现代科技统领下的新事物洪流,作为一个工艺技术人员,必须避免进行手上只有已老化的地图、火力的射程存在着差距,或甚至于连方向也尚模糊的无把握之仗。

       配方的决定、工艺的设计,如若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背景,则攻关的各种努力措施,都会犹如无源之水,由于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一旦一招不灵的话,往往会难于有续招或新点子可使。即使可能偶然地做成功了一次,也如无根之木,由于对成功的真正原因心中并无数,关键要点究竟在何处朦胧不明,将势必难于保证再次生产时,能够得到稳定的重现性,摇摇晃晃地让人感觉尤如走空中的钢丝。

二、基础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同性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直到不同的产品,均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特性和特点。例如:助剂和印染、缩绒和染色等,相互之间虽有关联,但相关而不相同。所以各自要做的基础工作的内容及其要求,均也不相同。

       基础工作的具体课题到处存在,大到项目研发,小到一个产品的某一功能(或质量)指标的攻关。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去找寻和发现,关键是是否具有这个理念。思想指导行动,寻找的意识和能发现目标的慧眼,也就自然地生成了。

       以助剂为例,对于有机硅柔软剂来说,氨值指标与柔软性和泛黄性,成正反比的相关,前者决定了对纺织品的手感等级,后者对色泽的鲜艳度起负作用。但不同纺织品对于手感的要求,使用柔软剂的目的,以及泛黄作用对不同色泽的负影响,差异很大。故适用于羊毛衫的有机硅柔软剂品种,未必适用于棉筒子纱使用,甚至对散纤染色使用后,将还可能会起到破坏可纺性的严重后果。

       硅油的粘度指数,成正比地关系到平滑度,但另与乳化上的难易度成反比。我们通过基础工作后得到了详细的“个性”信息后,就可按照市场需要,做好指标上的平衡与定位,从容地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推动了产品上品种系列化的发展,使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不同需求,以及市场发生变化时,具备高度的适应能力和市场占有能力。

       又如对于匀染剂,既要摸清其对染料的缓染、移染等正功能参数,还要了解其阻染能力的副作用情况,以及还有浊点、离子性、相容性等,汇总后组成了该匀染剂的“个性”情况,才能较好地提供合理的使用参数、适用染料品种等重要基本信息。

       以染色工艺为例,染色的主要工艺条件,有浴比、温度、时间、PH值,但各类染料均还有各自相对最敏感的偏重点。如活性染料,浴比的影响远大于阳离子、分散等染料;而阶段范围中升温速率的控制,尤为突出地影响了阳离子、中性等染料的匀染效应;而PH值、保温温度的稳定,则又是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的关键点。

       在活性染料自身的类别中,乙烯砜型相对地较耐酸性水解,不耐碱性水解;氯三嗪型则较耐碱性水解而不耐酸性水解。但一氯均三嗪型又比二氯均三嗪型的耐酸性水解性强。

       中性电解质对于活性染料、直接染料来说是促染剂,但对于酸性染料来说具有双重性;在蛋白质纤维的PH值在等电点以下时,则又成了缓染剂,而对于某些阳离子染料品种则又有很大的剥色作用。个性特征的恰当使用,体现出来的是优点,但使用不当的话,便又可能反而成了缺陷。所以, 能否很好地做到扬长避短,也与基础工作关系密切。

       需要关注的是,各项工艺条件的参数,前后并非一成不变,常常会呈变化着的动态。特别又是对于PH值,大生产第一线所要求的车间快速测定,易受染料的颜色所干扰,故而事前的基础工作尤显重要,而各染料单独品种,也都对各项工艺条件的敏感性及其敏感度不统一,存在了更为面广量大的“个性”特点问题。如活性染料的KN类型有翠兰KN-G、艳兰KN-R、黑KN-B、黑KN-G2RC等,其中黑KN-G2RC,又是KN型与X型的拼混染料品种。要求技术上须对各只染料各项工艺条件上的敏感程度、允许的范围,对各染色添加助剂、化工原料的敏感度等详细情况均有所掌握。因实施配方的确定、执行工艺的设定,必须最终明白无误地定量落实到每一只个体之上(仅了解类型类别的共性尚系悬于半空,还未能真正可以降落到工作配方、执行工艺所必须定量的要求之上)。

       对每只具体染料品种的选择,还存在着以下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染料的提升力、匀染性、遮盖性、色牢度各项目等各重要方面,常常相互之间此消彼长,难于各方面可同时兼得;并还要受到色谱上的完整性、拼色的相容性所制约。这导致了同一类别染料中的数组不同三原色组合,才得以较好地适应色泽的深、中、浅区别之所需,或各纺织品品种的专门要求之所需。但若未有事前大量交叉和综合比较的基础工作,则对于每只染料的“个性”与适应范围,是不可能得到清晰了解的。

三、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首先,在各主要工艺条件上,作出各种不同规律的梯度排列下的情况反映试验,找出最佳阶段、最佳点。分析后作出评定,绘出统计图表(先有了统计表,才能再画出统计图,要反映一件事物的动态走势时,一般非统计图不可,也最为一目了然),然后作出本次试验的结论;并视初试结果的情况,作出是否要进行再一次试验的决定(以达到预期目标为原则)。

       2.汇合各工艺条件的第一步试验所得的最佳点参数,设计出进一步正交试验方案。按正交试验结果,找出最佳综合工艺条件的汇合点(汇合点的范围越小越理想)。

       需注意的是,多个工艺条件汇合于一起后,最佳范围、最佳点,未必一定是在原单项目试验时的位置,极有可能在多个工艺条件聚合后,受新产生的原所未知的影响因素所牵动而移位;这第二环是建立在第一环基础之上,工作量可能更大,须考虑的思路也会更多更广泛,虽然第二环的试验结果更为重要,但没有第一环则无法进入第二环。

       3.各染料、助剂、化工原料之间的多角度相容性。

       4.各纤维与各化工原料在温度、时间、PH值条件下的耐受情况,可承受的最大使用浓度参数(负影响试验)。

        5.试验还要注意到对于设备的比较(包括大、小试设备),以及设备的工作参数,如转速、线速、压力、流量等(设备有时也可能会成为重要因素之一,甚至也还会有引发工艺上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可能)。

四、操作误差的鉴别程序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试验的操作进行必须遵守标准操作规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误差的发生难于完全避免,有时操作误差的发生,当事人自已并未有所感觉,到试验结束后也可能仍未觉察。这对于试验结论分析的正确性,下一步行动的思路方向,再试验方案的制订,都至关重要。可以想象,从有误差的数据出发来作出的结论,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方案制订,必将产生误导,甚至弄错方向。因此,需要有一个对于试验的结果,进行是否存在误差的鉴别程序;明确了无误差干扰后,才可给予通过。

       由于在大量的试验工作中,针对具体课题内容的个人思路与设想,头绪既繁又杂,且又很单项和细化,预期和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可能是起点性的,也可能是阶段性的,或可能是终端性的;试验涉及的具体人员常常是小范围的,也可能是落实到个人的。由于思路与设想往往不是每一个人都相同,故对于误差的鉴别与剔除,非直接参与人员一般也难以来参与认定。所以,应由操作人首先来作出自校。

       自鉴的验证程序如下:

       1.查重现性:在相同试验设备、相同配方、相同工艺的前提下,检查二次(或以上)的试验结果是否相同。如相同,可以确认通过;如不相同,则说明其中至少有一次发生了误差,也甚至可能两次都存在误差,便不能通过,需重新试验后再作确认。

       2.查梯形队列:先检查前后各次,再检查本批次各试验结果数据,从配方用量的排列规律出发(一般都是形成等比例排列的直线)所得到的试验结果数据,是否相对应地形成同规律的直线(或弧线),能形成的,可以确认通过;不能形成的,剔除跳出直线的那一次。如果跳离直线的点在1/2以上,则应把该批次全予否定,清查原因后重作试验;因为此种情况的出现,恐怕已不单是操作误差的干扰因素了,也可能是在某一方面,还需要增补被忽略了的一些基础工作。

五、结语

       基础工作对于工艺技术人员的意义:

       1.研究如何选择和用好各种原材料(也包括选好用好工具、设备)。

       2.充实对于客观事物本质和特性、特点的数据库,为研发工作储备好充足的技术资本和攻关弹药。

       3.在详实的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在必要时也可反过来提出对原料、设备上的改进意见。因对于超出自身可控范围的原料、设备等相关行业方面,于我们的新项目需求,未必事前很凑巧地有相应的对口性或针对性;而系统性的协作和配合,尤对于创新型项目的研发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既是很有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 阅           投 稿           书 橱        更多杂志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