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棉罗马布织物的固色工艺
刘昭雪
(杭州塔西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13)
摘要:本文采用四种固色工艺对锦棉和棉锦罗马布织物进行固色,对其固色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的固色效果最好,其次为单酸性固色工艺,再次为活性+酸性固色工艺,而单活性固色(棉)工艺最差。
关键词:聚酰胺纤维;棉纤维;固色;色牢度
Fixing process of polyamide/cotton ponte-de-roma fabric
Liu Zhao-Xue
(Hangzhou Tosail Chemical Co., Ltd.,Hangzhou 311113,China)
Abstract:Polyamide/cotton/polyurethane and cotton/polyamide/polyurethane ponte-de-roma fabric(60/35/5) were fixed with single active agent fixing cotton, single active agent fixing polyamide,acid fixation as well as active fixation & acid fixation. Four fixation effects we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fixation effect process was single active agent fixing polyamide,secondly single acid fixation, once more active fixation & acid fixation ,as well as the worst single active agent fixing cott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Key words:polyamide fiber;cotton fiber;fixing;colour fastness
锦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高弹性和吸湿性[1],而棉纤维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舒适性和透气性,锦棉或棉锦织物(按组份含量高低区分)将两者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有棉纤维的柔软舒适和锦纶的高强耐磨、质地轻盈等特性,适合制作高档休闲服、运动服等,如锦/棉罗马布等产品,近年来一直深受市场的欢迎。
但由于两者纤维性能、染色工艺以及固色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例如锦纶在酸性条件下染色,而棉在碱性条件下固色,活性染料在染棉的同时,对锦纶也有一定的沾色和上染,关于后续产品的色牢度品质,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活性沾染锦纶的染色牢度等问题,以及棉纤维、锦纶纤维在织物占比等因素,本文采用四种固色工艺对染色牢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试验
1.1 材料、设备与试剂
织物:棉/锦纶/氨纶4.4 tex 罗马布(60/35/5)、锦纶/棉/氨纶40 tex 罗马布(60/35/5、工厂取样)。
设备:CWJ-28恒温水浴振荡机、M-7-12P红外线染色机、DHG 101-1烘箱(无锡亚博纺织设备有限公司)、Y571-Ⅱ型摩擦牢度仪(泉州美邦仪器有限公司)等。
试剂:塔西尼黑FS-B 140%、塔西尼黄M-2GL 200%、塔西尼酱红M-B 200%(杭州塔西化工有限公司),活性黑ED-H 100%、活性红3BS 100%、活性黄3RS 133%(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酸性固色剂TX-FIX 50%、活性固色剂TX-2688A(60%,稀释4倍使用,杭州塔西化工有限公司)、纯碱、元明粉等(分析纯)。
1.2 测试方法
(1)耐水洗牢度:按ISO 105-C03进行测试。
(2)摩擦牢度:按ISO-X12进行测试。
(3)汗渍牢度:按ISO 105-E04进行测试。
(4)耐水渍牢度:按ISO 105-E01进行测试。
2.染色工艺
2.1 染色条件
2.1.1 活性染料染色条件
活性黑ED-H 5.0%
活性红3BS 0.5%
活性黄3RS 0.5%
纯碱 25g/L
元明粉 70g/L
染色 60℃×30min→纯碱固色60℃×30min
皂洗 95℃×10min
浴比 1∶10(下同)
图1 活性染色工艺曲线
2.1.2 酸性染料染色条件
塔西尼黑FS-B 5.0%
塔西尼酱红M-B 0.5%
塔西尼黄M-2GL 0.5%
调PH值 4.0~4.5
染色条件 100℃×40min
图2 酸性染色工艺曲线
2.2 固色工艺
2.2.1 活性染料固色工艺条件
活性固色剂TX-2688A(稀释4倍) 3.0 g/L
调节PH值 6.0~6.5
固色条件 40℃×20min
图3 活性固色工艺曲线
2.2.2 酸性固色工艺条件
酸性固色剂TX-FIX 3.0%
调节PH值 4.0~4.5
固色条件 70℃×20min
图4 酸性固色工艺曲线
2.2.3 焙烘工艺
焙烘条件:170℃×90s。
2.3 工艺流程
工艺1(未固色):活性染棉→中和→皂洗→酸性染锦纶→水洗→烘干→焙烘。
工艺2 [单活性固色(棉)]:活性染棉→中和→皂洗→活性固色→酸性染锦纶→水洗→烘干→焙烘。
工艺3 [单活性固色(锦纶)]:活性染棉→中和→皂洗→酸性染锦纶→水洗→活性固色→烘干→焙烘。
工艺4(单酸性固色):活性染棉→中和→皂洗→酸性染锦纶→水洗→酸性固色→烘干→焙烘。
工艺5(活性+酸性固色):活性染棉→中和→皂洗→活性固色→酸性染锦纶→水洗→酸性固色→烘干→焙烘。
3.结果与讨论
3.1 固色工艺对棉/锦/氨纶罗马布(60/35/5)的固色效果
因锦纶耐酸性好,不耐强碱,但棉耐碱性好,耐酸性一般,大多数中温型活性染料在酸性浴中染锦纶,亲和力高[2],活性染料在染棉的同时对锦纶也有一定的上染和沾色,活性染料对锦纶沾色主要是由于活性反应基团能与锦纶分子上的-NH2发生亲核反应生成共价键结合导致[3];而酸性染料在染锦纶时,在酸性条件下对棉纤维无亲和力,沾色较轻微,先活性对棉染色再套染酸性,可一次性调整锦纶色光,达到均匀一致的目的。
因此,本试验选取活性+酸性二浴法染色工艺,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染色深度各按6.0%(详见2.1),关于后续产品色牢度,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活性沾染锦纶的染色牢度问题,以及棉纤维、锦纶纤维在织物中占比等因素,表1是采用四种固色工艺的固色效果结果。
表1 四种固色工艺的固色效果
由表1可知,同工艺1即未固色相比,采用工艺3即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在耐水渍牢度、汗渍牢度方面固色效果最好,高出1~2级,尤其碱性汗渍牢度提高十分明显,其次为工艺4即单酸性固色工艺;另外,工艺2即单活性固色(棉),工艺5即活性+酸性固色工艺和未固色的效果接近,在耐水洗牢度、摩擦牢度方面,相比未固色,用四种固色工艺并没有明显改善与提升。
采用工艺3即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效果最佳,用活性固色剂对织物固色起到主要作用,因活性固色剂既能与活性染料中乙烯砜、一氯均三氰等反应基团发生反应以离子键结合,又能与阴离子型酸性染料以氢键、范德华力作用而生成不溶性色淀,以及与锦纶分子-NH-、棉纤维-OH等反应基团发生反应结合并在纤维表面成膜[4],提高了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从而提升了染色牢度。
3.2 固色工艺对锦/棉/氨纶罗马布(60/35/5)的固色效果
采用单活性固色(棉)、单活性固色(锦纶)、酸性固色和活性+酸性固色等四种固色工艺对锦/棉/氨纶织物(60/35/5)进行固色,对比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相比其他固色工艺,采用工艺3即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在耐水渍牢度、酸和碱汗渍牢度等方面最好,高于1~2级不等,尤其酸、碱汗渍牢度提升明显,其次为工艺4即单酸性固色工艺;而在耐水洗牢度、摩擦牢度等方面,相比未固色工艺,采用四种固色工艺的固色效果相近,没有明显提升。
由表2还可看出,采用工艺2即单活性固色(棉)和工艺5即活性+酸性双固色工艺的固色效果不及工艺3即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虽然前二者也采用了活性固色剂固色,固色剂也在纤维表面形成大分子网状膜,由于采用二浴法染色工艺即先活性染色、后酸性染色,棉纤维经活性固色剂固色后,还需在水浴中进行酸性染色。因此,在100℃高温染色阶段,经活性固色的成膜体系被大量破坏,其固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其固色效果不及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
表2 不同固色工艺对锦/棉/氨纶罗马布(60/35/5)固色效果的影响
4.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四种固色工艺即单活性固色(棉)、单活性固色(锦纶)、酸性固色和活性+酸性固色,对棉/锦纶/氨纶40D罗马布(60/35/5)和锦纶/棉/氨纶40D(60/35/5)罗马布织物进行固色,固色效果最好的是工艺3即单活性固色(锦纶)工艺,其次为工艺4即单酸性固色(锦纶)工艺,工艺5即活性+酸性固色工艺,而单活性固色(棉)工艺效果最差。
参考文献:
[1]曹机良,孟春丽等.涤锦交织物的耐久性抗紫外线整理[J].“龙洲杯”第18届全国印染信息交流暨染整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144~145.
[2]崔浩然.中温型活性染料是否能染锦纶?(问与答)[J].印染,2015,41(5):60-61.
[3]吴燕萍.锦/棉交织物经纬异色的工艺探讨[J].染整技术,2002,24(3):23~25.
[4]楚珮,唐人成.锦纶/阳离子可染锦纶交织物的固色[J].印染,2013,39(6):2-3.
作者简介:
刘昭雪,纺化事业部经理,从事纺织助剂的技术研究、技术应用支持及管理等,主要侧重于防水剂、增白、柔软及酸性配套助剂的技术应用与研究。
手 机:138575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