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分析
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标准在印花面料上的应用
佚名
2009/11/6
浏览数:562 (从2018年5月开始统计)

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标准在印花面料上的应用

1.引言

耐水色牢度为纺织品重要的测试项目,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考核指标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标准为GB/T57131997,此标准的色牢度测试与国际标准ISO105-E01:1994等效。耐水色牢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纺织品的使用性能,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部分印花面料经过水浸泡晾干后会产生明显可见印痕,但根据现行的标准对耐水牢度进行测试,却发现检测的牢度级别非常高,于是便出现了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实际使用性能的现象。

2.测试原理

标准GB/T57131997中耐水色牢度的测试原理是将纺织品与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经试验用水浸泡后,挤去水分,置于耐汗渍牢度测试仪中加压处理;再放入37℃的烘箱中处理4h取出,然后悬挂在不超过60C的空气中干燥;干燥后用变色和沾色灰卡评定织物变色和贴衬物沾色等级。

3.标准在应用中的问题

3.1标准测试结果

本试验测试的问题样品为活性染料印花面料,白地深蓝花色。根据GB/T57131997进行测试,其变色等级与沾色等级皆为4~5级,已经达到GB18401最为严格的A类3~4级的要求,检测等级非常高。

3.2实际使用情况

根据标准测试结果完全可以出具耐水色牢度合格报告,但此面料制作的服装在实际使用中却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浸泡晾干后出现印痕。如图1所示。

3.3标准问题的分析

3.3.1印痕的产生

印花后的面料可能还残留未固着的染料或水解染料,活性染料具有水性,水洗后晾干过程中会随着水的运动而发生泳移,在织物表面形成染料堆积,染料堆积处便产生印痕。

3.3.2出现印痕但检测合格的原因

1)标准GB/T5713的试验中在晾干前已经在37℃的烘箱中处理了4h,晾干前水分已经很少;但自行洗涤晾干中,其中的水分相对较多,泳移更容易发生。

2)GB/T5713中规定,样品在空气中干燥时,一旦发现有风干的试样,必须弃去、重做。有此规定是因为发生风干现象的试样在干燥时,水分散失过快,上面的染料会因泳移而造成分布不匀,使最终结果不能准确评判。而在自行洗涤晾干时并不回避风干,

3)此样品洗后晾干出现印痕,最主要的原因是此印花为白地印花,一点点沾色便十分明显。但试验中没有发现贴衬的棉布沾色,是因为采用的标准GB/T5713试验面料较小,尺寸仅仅为4cm10cm,泳移堆积的染料浓度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印痕。实际上,从图1中可见,印痕也是在较大面积上才能发现一条而已。

4.建议

4.1标准方面

底色为浅色的印花或白地印花面料,甚至浅色的染色面料都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困惑,即经过标准测试耐水色牢度完全合格,但可能较大的样品浸水晾干时会因为染料泳移堆积出现印痕。现行的纺织品耐水色牢度标准除了GB/T5713以及等效的ISO105-E01:1994外,其它的同类标准主要有美国染色与化学家协会标准AATCC107和日本工业标准JISL0846.这些标准在恒温时间、贴衬织物选择和烘箱温度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有研究者通过大量样品试验对比发现不同的耐水色牢度标准对相同面料的检测结果中变色差异较小,沾色差异较大[1],但这些标准检测原理和流程基本一致,都无法反映此类特殊情况的实际使用性能。

此类情况属于自身深色部分沾染浅色部分,可以自沾染,但其色牢度又没有差到沾染贴衬的程度,因此有必要对这类产品建立独立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特别需要进行研究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样品尺寸大小的选取,因为此种情况的染料堆积的效果,样品需要足够的面积才会显现;二是评级方法的确立,因为变色不均匀是它的特点,需要较大面积的整体评价,这需要制定相应的样卡或描述性规定。

4.2生产方面

此样品水洗后发现明显的印痕,无疑是牢度有问题,但用现行的标准来检测却又合格。此种类型的面料,服装生产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一可能发生的现象,如果凭借合格的检测报告就投入服装生产,做成成品后才发现洗后出现印痕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因为此面料为白地印花,花色又是深色,差别明显,这就要求其色牢度的处理要比普通的印花严格得多。如果印花面料的花色和地色相近,用同样的工艺,即使出现印痕也可能由于地色的掩盖而看不出来。因此印染生产中,对于此类样品在印花、固色和洗涤各个工序都要严格要求,任何一道工序的疏漏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本次出现问题的样品,后来经过印染企业重新固色、皂煮和漂洗后没有再出现印痕。

              

欢迎留言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