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整理
染整用乳状液产品乳液质量探讨
佚名
2021/7/26
浏览数:294

染整用乳状液产品乳液质量探讨

陆宗鲁 山东省纺织研究院(青岛266032)

原载: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

【概述】在织物后整理剂中有一些是乳状液,乳液质量对整理效果有重要影响。乳状液的颗粒大小、稳定性、乳化剂用量,影响整理织物的功能、织物手感和耐洗牢度;成膜型处理剂,还与织物色泽鲜亮度有关。本文介绍了乳液整理剂的常用产品及存在问题,并就乳状液理论研究作一些推敲。

【关键词】整理剂 乳状液 胶团 表面张力 表面压力

一、乳状液织物整理剂产品

(一)柔软剂

1、乳化油腊:

(1)硅油:将硅油用表面活性剂乳化,制得的产品有,甲基硅油、羟基硅油。用乳液聚合方法得到的有氨基硅油。可用于多种纤维织物柔软整理,手感滑软。聚氧乙烯醚硅油是亲水防静电剂,用于涤纶织物柔软整理,手感柔软、活络。

(2)脂肪酸衍生物:将硬脂酸反应生成钠盐(肥皂)、氨盐(丝光皂),或高级脂肪酰胺(软片),无需外加表面活性剂,用热水直接调浆,用作多种纤维织物柔软整理,通用、廉价,手感柔软。

脂肪烃咪唑啉类柔软剂,整理手感滑爽,可增进织物弹性,价格稍高于软片。

(3)蜡:石蜡(C16-36的烷烃)、12碳以上的高级脂肪醇、低压聚乙烯,都具有蜡的性质。

石蜡,熔点在55℃上下,加温熔化后与表面活性剂(或钠皂)调和均匀再分散于水,其整理织物手感松软。对熔点较高的低压聚乙烯合成蜡(熔点120℃上下),细粉经沸腾床氧化处理,使微粒表面分子生出若干亲水基(羟基、羧基等),它可以在不加或少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制成乳状液。用于纤维素织物树脂整理添加,可显著提高织物撕破强力保留率,整理织物手感柔软、丰满。

2、聚醚酯:以乙二醇-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嵌段共聚而成的聚醚酯树脂,分子中聚乙二醇链亲水,能在不外加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将聚合物磨细打浆成为乳状液。用作涤纶织物柔软和防静电剂整理,整理效果比较耐久。

(二)粘合剂与涂层剂

粘合剂是织物涂料染色、印花,整理(香味、抗菌、远红外、负离子整理)中,颜料、微胶囊,金属、矿石粉体粘着用粘合剂;涂层剂则用于防水、阻燃、环境隔离、防羽绒、仿皮、装饰等涂层加工。在这些产品中,有聚丙烯酸酯乳液、聚氨酯和乳胶(橡胶半成品乳液)。它们大多是乳液聚合而成的乳状液,就性价比而言,聚丙烯酸酯乳液稍具比较优势,但在乳液稳定性,成膜牢度等方面问题也不少,值得研究提高。

二、乳液质量

(一)颗粒大小

用于织物加工的乳状液,颗粒的几何尺寸有重要意义。天然棉纤维非晶区的的孔穴为(24-49Ǻ=)2.4-4.9nm;有试验证明:聚乙二醇可以进入非晶区,但其分子大小不应超过非晶区孔隙大小的1/3,Mw大于414的不能进入。虽然棉纤维的状态也有不同,但是分子量在1000以上,分子长度超过5nm的化合物完全没有渗入纤维内部的可能。在织物中,纤维间的间隙由纱线捻度、织物紧度所决定。大于0.1µm的颗粒,不能通过滤纸。1µm以上的较难渗入紧密织物的纱芯。

因此,印染加工用乳状液的颗粒大小,大多掌握在1µm以下。颗粒小则渗透好,分布匀,牢度好。

(二)分散稳定性

乳状液的稳定性考核有:原液离心试验(3000rpm·30分钟)检查有无沉淀或飘浮物;织物用工作液配方连续重复循环浸轧,检查有无结皮或析胶;前者考核乳状液储存稳定性,后者考核与其他助剂混用时的工作液稳定性。以上两种方法,配上显微镜观察更好。

我们曾在自己开发的树脂乳液产品中检测过,凡在织物加工中发生颗粒变粗的工作液,不仅加工质量降低,有时还会出现加工疵点,如:轧辊结皮、皮屑粘在布面上等。

(三)耐洗牢度

有时为了保证乳液分散稳定性,表面活性剂用量偏高,但是,表面活性剂越多,整理效果的耐洗性越差。对于涂层剂,粘合剂等成膜物质来说,残留在膜中的表面活性剂,易使膜吸水溶胀,水洗与涮洗牢度不高。

用前,可取乳液烘干成膜,目测透明度,并将树脂膜置于水中溶胀,测定增重。对加工织物成品,可检验涮洗牢度。

三、乳状液理论研究概况

以聚丙烯酸水性涂层剂(乳状液)为例,在成膜性,坚固、平滑、光亮、手感干爽、耐水(洗)等方面,都难以达到溶剂型树脂水平。主要原因是乳液产品中有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粘合剂,同样有耐水性问题,综合表现为涮洗牢度不高。

在合成中添加羟甲基丙烯酰胺自交联单体,是可以提高成膜和耐洗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处理织物手感相对较硬、布上有可释放甲醛。

水性树脂在加工质量上的缺陷,有无可能解决?

近二十年来有过不少探索,但至今未有明确的方向性结论,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因个人学识有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早期制备方法和理论[1-2]


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加入反应釜。再加入多种丙烯酸酯单体、引发剂(一般是总量的1/3),在一起搅拌形成乳液。升温至75℃后,开始分别均匀滴加其余的2/3单体和引发剂水溶液,进行聚合反应。

早期研究者认为:表面活性剂是既亲油又亲水的两亲化合物。在水中溶解,达到一定浓度时,分子间会发生缔合,形似絮状胶团,亲油基在内,亲水基在表,溶液出现混浊,此所谓临界胶团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cmc,用克分子浓度表示),各个表面活性剂的cmc各不相同。

早期理论研究者还认为:丙烯酸酯单体可溶于有机溶剂而微溶或难溶于水,表面活性剂胶团内核是亲油区,对单体有增溶作用,在后续滴加过程,单体在不断增溶到胶团内核进行聚合,直至将胶团完全充盈。

提出胶团理论的学者,绘制了胶粒模型图:在O/W相乳液中,表面活性剂在胶团表面围起一层单分子薄膜,亲水基向外亲油基向内,将亲油分子包裹在胶团内核,胶团的大小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长度。亲油基越短,胶团越小。表面活性剂分子化学组成决定胶团大小。

或许可以说,如果不能大大缩短表面活性剂的亲油链长度,就不能实现乳状液细化。

(二)实践对胶团理论的冲击

1、胶团概念的修正

七十年代,有人提出新的乳液合成方法,并获得专利,他把所有的料都加在一起,乳化后分出1/3在反应釜内升温至75℃后,滴加其余的2/3混合乳液。这个方法,使乳液质量得到改善,单体残留量减少,织物处理效果稳定,而且合成操作方便。这个操作方法,实际上对胶团概念是一个修正;①胶团内核中的单体并非一定要在合成中逐渐溶入,也可以是一次性到位;②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盐是在胶团外热分解产生游离基,但水溶性单体并没有在胶团外水域中首先获得游离基而先行聚合。

2、胶团概念的质疑

七十年代,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在溶有油酸钾的水中注入苯,经过搅拌可以得到白色乳状液,再滴入正已醇时,乳状液会变成透明状液体,苯珠的分散粒径小于0.1µ(<100nm)。人们把它称为微乳。微乳的特点是,①分散体粒径小于0.1µ;②乳状液无色透明;③体系有自乳化能力,乳化时无需太多搅拌,存放中,永不聚集沉淀。

胶团理论认为:胶团直径至少应大于表面活性剂亲油基链长的双倍。几十年来,粒径为1µ左右的乳状液,我们都视为正常。其实,油酸钾的亲油基链长是54 Ǻ(5.4nm)。即使按照胶团法则,胶团直径也应该是在20nm上下。为什么不加正已醇之前,乳液呈乳白色,而加了正已醇之后,乳液变成无色透明,分散度提高了几十倍。

近几年,持有胶团观点的学者,把醇类对乳粒的细分现象,仍解释为:醇类分子参与了胶团膜的组成,长短不一的亲油基间隔排列,提高了胶团膜的牢度和弹性…。但是,事实清楚,胶团膜杂化并不是细分乳粒的根本原因。过去,用混合表面活性剂制备乳状液的许多例子,从来没有像正已醇那样令人刮目相看。

(三)表面压力理论[3]


表面和界面两词并无原则区别,不过习惯上将非气相与气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表面,而将两个非气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界面。在微乳实验中发现:醇的加入,使乳液系统的界面张力,也就是油水相的界面张力下降到零。

在两个液相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液体分子亲油、亲水性的不同而不同。能相互混溶的,相互间的界面张力等于零。

表1 几种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

液体

Γ0

Γi

液体

Γ0

Γi

72.8

乙醇

22.3

-

28.9

35.0

正辛醇

27.5

8.5

醋酸

27.6

-

正已烷

18.4

51.1

丙酮

23.7

-

正辛烷

21.8

50.8

四氯化碳

26.8

45.1

485

375

注:Γ0——表面张力;Γi——液体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都是指静态而言。值得注意的是,似乎宁静的液面,实际上处于一种分子尺度的湍流状态,这是因为在表面与内部之间.液面与气体之间都存在着分子的双向交流。一个分子在液面上仃留的时间约为10-5秒。

表面活性剂亲水也亲油。溶于水时,分子中的亲油基受水分子排斥,富集于水面,指向界外;溶于油时,分子中的亲水基受油排斥,富集于油面,指向界外;湍流行为,有可能使表面活性剂分子穿越油水界面。美国阿特拉斯公司采用分布系数实验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投入水/油(辛烷)混合液中,静置平衡后,分别测定其在油水两相中的各自浓度。计算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比(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HLB,根据的就是这个道理。

亲油性大于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用于在油中乳化水,亲水性大于亲油的,用于在水中乳化油。亲油与亲水性比较接近的,水多时在水中乳化油,油多时在油中乳化水。在所处环境两性相当时,能携水珠入油,也能携油珠入水。此时,出现界面张力接近于零。

兼有亲水、亲油基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不管是在水中还是在溶剂中,其中的相异性基团会受到溶剂相分子的排斥和挤压,祗有当它位于液体表面或界面时,斥力才得以解除,但是表面上活性分子密度加大时,‘表面压力’增大,表面压力和表面张力是相反的作用力,相同分子间由拥挤变为表面扩张时,界面张力有可能降为零,甚至是负值。

表面张力极小的液体,可以被高度分散,即使有集结的机会,也会被再度分散。这种‘表面压力’较大的,载有表面活性物质的液珠,有条件进一步分散,形成微乳或超细微乳。这一推论基于Schulman实验[4], Prince认为辅助剂渗入界面后,可使界面压力迅速增加。例如:在钠皂的活性剂中,加入醇后,界面压力从15mN/m增加到35mN/m,这样也可获得负界面张力。所以体系的界面可以无限扩大,从而使油在水中的分散度提高,最终形成微乳状液。有人还发现,一定量的油及辅助剂也可以生成微乳状液。

界面压力理论,推进了微乳状液的开发。

近年来,微乳产品有了增加,作为助乳化剂应用的有:中级醇(C4-C8)、正己醇[5],正十二醇[6],十六烷基醇[7],也有提出:选用中等链长的醇,或链长为乳化剂1/2的助表面活性剂[8],也有用异辛甾烯醇[9],卵磷酯,辛酸一酯、二酯[10]作为助乳化剂制得微乳状液。

八十年代初,我们在真丝绸洗可穿整理研究中也曾发现,极难乳化的水不溶性环氧树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用了助乳化剂以后,无须强力搅拌,便可制得透明的树脂微乳状液。

微乳的发现和理论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可以相信,它将使乳状液制备和应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无乳化剂乳状液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是‘无乳化剂乳状液聚合’技术,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表面亲水化处理,依靠表面亲水基的作用,在不用或少用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制备乳液,有如:氧化聚乙烯乳液、聚醚酯乳液,还有水解PVAc乳液、皂化聚丙烯酸酯乳液等等。

有介绍[11]:乳液状的分散体系用于涂料和粘合剂时,造成损害涂膜耐水性、表面光泽性和流平性等的最大原因,多数是由于所吸附的乳化剂所致。由废液造成的公害等也起因于残留的乳化剂水溶液。基于上述两点,迫切期望得到在没有乳化剂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的乳液。现正在以亲水性单体的乳化聚合及其乳液共聚。看来,无乳化剂乳状液不仅是印染行业的追求,也是建筑涂料、油漆、皮革等行业的共同追求。

有人发现[12],对于稳定的分散极细的聚醋酸乙烯的乳胶,在室温下放置,使之简单的皂化,就可以从表面上变化成聚乙烯醇,然后,就可以得到以聚乙烯醇作为分散胶体的极为稳定的聚醋酸乙烯乳液。

松本等[13]用聚丙烯酸乙酯乳液进行碱皂化,这时皂化反应以微小的颗粒开始,通过电泳及吸光度的研究,确认了生成的羧基全部都在颗粒的表面上。

可以设想,将丙烯酸等水溶性单体用于乳液共聚,将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很早以前松本教授等[14]在乳液共聚条件下比较了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确认用丙烯酸的场合多分布于聚合物颗粒表面上,而用甲基丙烯酸时则多分布于颗粒的内部。

Sinclair-Koppers公司对此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关无乳化剂及稳定乳液方面,G.W.Ceska [15]介绍了关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体系的乳液共聚的两段聚合法。即;在第一段中,在低pH值条件下进行羧酸化,以制备出种子乳液,而第二段,在维持高pH值下使之离子化,并进一步形成能在高浓度下保持稳定的无乳化剂乳液。

进行无乳化剂乳液的研究的,还有冈谷、佐古田等人[16]值得关注。

五、结语

1、对织物处理要求来说,颗粒细,表面活性剂含量少,稳定性好的乳状液整理剂,可以获得好的整理效果和综合质量。

2、微乳,可以满足乳粒细度要求,但乳状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无乳化剂乳液能达到环保,减少污水排放的要求,乳液稳定性较好,但乳粒较粗。

3、用表面压力理论解释微乳现象,对进一步开发微乳产品提供理论依据。试制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意义重大,是我们提高纺织产品品位,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之一。



              

欢迎留言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