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三种提高麻织物弹性的整理工艺对比
全球纺织网
2021/3/24
浏览数:457

三种提高麻织物弹性的整理工艺对比

    通过超低甲醛免烫树脂、聚氨酯、有机硅及其改性系列助剂合成、选择与应用试验,我们对麻织物的弹性及相关服用指标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及测试,为麻织物的高附加值加工和服用性提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超低甲醛树脂FS-528的抗皱性、回弹性、平整度等指标比较优秀,游离甲醛含量较相同整理效果的2D树脂明显改进,甲醛含量均控制在75ppm以下,可满足多数抗皱免烫整理要求。但不足之处是应用后产品色泽略有黄变,在白色织物上使用需注意。同时,单独使用手感偏硬且强度有所下降,因此需要与有机硅等助剂配合使用。

    有机硅整理剂应用工艺简单,但通常的有机硅整理剂由于交联密度较小,比起超低甲醛整理方法,其柔软有余,弹性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作为弹性抗皱整理剂的要求。

    针对这一不足,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采用各种改性方法以提高完善有机硅弹性整理的性能。在选择性试验中,对如下结构改性剂进行了探索研究,包括:丙烯酸酯类改性剂、聚氨酯改性剂、环氧树脂改性剂、多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等,结果表明,采用多氨基硅烷、环氧化合物改性更有效易行。

    作为织物弹性整理剂,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不含甲醛、弹性好、反应能力强、分子结构设计剪裁自如、可调整空间大、引入各种官能团方便、软硬度可控等特性,也是近年来弹性整理剂的必选结构。

    但聚氨酯作为弹性整理剂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芳族聚氨酯的黄变性、抗皱性独立使用不够理想、耐洗性有待提高、浸轧时易粘辊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合成水性聚氨酯整理剂FS-700时采用了如下改进方法:引入环氧、有机硅低聚物参与聚氨酯反应改善弹性、采用热解闭方法改善耐洗性、引入水溶性聚醚解决易粘辊现象。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陆慕寒整理

 



关键词: 麻纺 

              

欢迎留言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