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
染色过程中色差、色条、色花的预防与控制(二)
佚名
2024/4/9
浏览数:581

染色过程中色差、色条、色花的预防与控制(二)

色过程中色差、色条、色花的预防与控制(二)
(c)助剂的选用对边中色差,及条花的影响
加入合适的助剂,可以有效改善因坯布,设备等原因造成的色差及条花,但有时加入某种助剂后,只
能解决一方面的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色差条花等诸多问题,此时,重新选用染化料基础上使用效果较好
的助剂才能生产出满足客户的产品,例如我们在生产中加人防泳移剂,它能改善由于风房,烘干温度不匀
造成的染料泳移,有利于色差的调整,但它不能有效的改善布面织疵,棉杂,棉结,死棉,织条等疵点,布面
看上去非常不匀,不饱满,因此在坯布质量较差时,我们使用匀染剂,效果较好,但使用匀染剂又出现的一
个问题就是,色差不好调整,比使用防泳移剂,在同样条件下边中色差较重,例如,生产涤棉灰色时,加人
防泳移剂,色差较好,但布面不好,我们试用匀染剂,布面好了,但色差有时调整不好,这对我们根据灰色
不同可以选择分散黑,或分散灰两种处方,使色差控制达到4·5级。
2.打底工艺对色差。条花,色条的影响
在生产中料槽中的染料由于Bf值不同染料对纤维亲和力不同,由于亲和力大的上染速率快,亲和力
小的上染速率慢,造成染料拼色时纤维带走染液中染料成份差异,造成头尾色差,当不断向料槽中补充染
液后,料槽中染液成份会逐渐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此时色头才逐渐稳定,这是造成试色不准,及开头车色
头不稳的主要原因,色光越浅,达到平衡的时问越长,色越深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轧槽容量应该小为易,
这样有利于染液在较短时间达到平衡,利于色光稳定,为了弥补开头车色差,我们可以采用,冲淡或加色
淀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生产浅兰,浅靠色时,随着染色进行,色光越走越浅,红光越大,我们可以初开车
料槽冲淡,这样头尾色差小,而在生产深兰时,采用在显色液中加色淀,解决前后色差,我们生产中打底设
备分为三部分,红外线,烘房,烘干机,三部分,红外线效果好,染料防泳移小,色差好,烘房风量要适中,温
度太高易造成条花,温度太低加重烘干负荷,且第一间在60_70℃为好,第二间在90--100。C有利于匀
染。
烘干机是辅助设备,而不能直接烘干织物,这样直接接触织物会造成染料泳移严重,不仅形成阴阳
面,还会造成假象色差,不利于轧车调整色差,烘干机落布应以干了为主,不能太烫。例如生产艳兰或灰
色时,色光敏感,由于烘干温度过高,烘筒温度边中不一致,中间温度高,染料发色,而两边温度低,没发
色,形成视觉上的假像色差,中间发色,深兰绿光大,而边浅红光大,如果错误的认为,中间深而加压力,两
面三刀边浅减压,色差越走越重,这不仅要求档车工,经验积累,还要对染料性能有所了解,例如在生产靠

兰时,由于烘干部分发色,当打底调整色差深浅差不多时,连续下机色差2—3级,当打底调整左中右色光
接近,看上去中间深,连续下机色差4—5级,所以为了避免烘干发色不匀,难调色差,落布应以干为主,落
布不能太烫。
染液亲和力低,扩散性好,直接性低,上染速率慢,容易产生泳移,造成色差,牢度差,比移值Rf高。
选用染料亲和力太低,烘干时泳移,布面得色不饱满,色牢度差,染液亲和力高,扩散性差,直接性高,上染
速率快,容易试色不准,形成前后色差,不利于色光控制,比移值Rf低,亲和力太高的染料,容易受轧槽液
面变化的影响,不利于连续生产色光控制,生产不稳定。因此选用活性料时,不仅要考虑到染料的配伍
性,还要选用亲和力适中。Rf倒E0.6珈.8为最佳。比移值Rf测定R=H染料/H水≤l一般采用滤纸
染液上升法测定,染料浓度lOg/L室温测试5min内染液在中速滤纸上染料与水上升高度的比值。
3.焙烘机对色差。色花的影响
国内现有设备大部分是80年代老设备,由于循环风机设备风量不匀,箱体容积大,箱内温度与环境
温度相差较大,使箱边中边温差较大,是造成色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调节风嘴风量,方位以改善边中
色差,另外可以调节打底轧车压力,弥补由于焙烘温差造成的边中色差,生产过程中温度要调整稳定一
致,防止出现前后色差。

[pagebreak]

4.显色皂煮对色差的影响
还原蒸箱温度在生产中温度要在100。C以上,且压力一致均匀,否则还原效果影响条花,通过箱体内
安装U型压力计,控制蒸箱内压力一致,直观且准确,还可以防止料槽,液量不一致,引起设液时间长短,
带液量不稳定,造成的匹匹色差,在正常生产中,轧料槽及液封口料槽应当根据织物不同,颜色不同深浅
不同,加入适量的色淀,以防止在开头车,及正常生产中料槽中染料含量浓度变化,因为在生产中浸轧到
织物的染料,不断要重新脱落溶人液封口液中,而从封液口中重新上染到织物上,只有脱落料与重新上染
到织物上的染化料量一致时,料槽中才能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当车速,温度蒸汽压力发生变化时,这种平
衡会有波动引起前后色差。
表2色淀加入量。染料用量比例
┏━━━━━━┳━━━━━━┳━━━━━━━━━┳━━━━━━┳━━━━━━┳━━━━━━━━━━┓
┃ 纯棉织物 ┃ 加入色淀 ┃ 占染料用量的% ┃ 涤棉织物 ┃ 加入色淀 ┃ 占染料用的% ┃
┣━━━━━━╋━━━━━━╋━━━━━━━━━╋━━━━━━╋━━━━━━╋━━━━━━━━━━┫
┃ 特浅色 ┃ 不加 ┃ ┃ 特浅色 ┃ 不加 ┃ ┃
┣━━━━━━╋━━━━━━╋━━━━━━━━━╋━━━━━━╋━━━━━━╋━━━━━━━━━━┫
┃ 浅色 ┃ 2L一4L ┃ 0.5%一1% ┃ 浅色 ┃ 1L一2L ┃ 0.25%一O.5% ┃
┣━━━━━━╋━━━━━━╋━━━━━━━━━╋━━━━━━╋━━━━━━╋━━━━━━━━━━┫
┃ 中色 ┃ 4—6L ┃ 1%一1.5% ┃ 中色 ┃ 2L一4L ┃ O.5%一l% ┃
┣━━━━━━╋━━━━━━╋━━━━━━━━━╋━━━━━━╋━━━━━━╋━━━━━

┃ 深色 ┃ 6L一10L ┃ 1.5%一2.5% ┃ 深色 ┃ 4L一8L ┃ 1%一2% ┃
┣━━━━━━╋━━━━━━╋━━━━━━━━━╋━━━━━━╋━━━━━━╋━━━━━━━━━━┫
┃ 特深色 ┃ 10一15L ┃ 2.5%一4% ┃ 特深色 ┃ 8—12L ┃ 2%一3.5% ┃
┣━━━━━━┻━━━━━━┻━━━━━━━━━╋━━━━━━┻━━━━━━┻━━━━━━━━━━┫
┃ ┃而且厚织物比薄织物物多加色淀弥补染料在料 ┃
┃而且薄织物,一般比厚织物多加色淀 ┃ ┃
┃ ┃槽中沉淀形成的色差 ┃
┗━━━━━━━━━━━━━━━━━━━━━━━┻━━━━━━━━━━━━━━━━━━━━━━━━┛
生产中水洗,溢流,及淋喷的大小对色光的稳定性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活性染料,由于牢度
较差,水流大小还影响,水封口中,碱性环境,及染料含量,使连续的色光发生变化。
皂煮的影响,皂煮的目的,一是去除纤维上的浮色,二是为了使染着在纤维上的染料状态更为稳定,
色泽牢度良好,经过皂煮以后,染色牢度提高,色泽会有所变化,另外皂煮条件对某些颜色的影响非常大,
生产这些颜色时要特别注意皂煮的条件一致。
例如生产艳兰,深兰,等兰色系列时,由于兰料没有皂煮牢度较好的染化料,所以生产中选择牢度好
的染化料对色光稳定性很重要。因此皂煮条件的变化,对这些颜色影响非常大,还有生产莲紫时,经过多
个处方对比选用,试色正常色光变化最小的,处方生产过程中色光依然波动很大,经过几次探索总结出生
产变化的规律,可以有效解决生产中色光变化,总而言之,就是生产中要保持工艺稳定一致。
下而总结莲紫色在生产中的工艺影响:
a.首先,车速影响,车速越快,红光越大,车速越慢,兰光越大;
b.焙烘温度,T:195。C色差,色光理想,稳定,温度越高,兰光越大,温度越低红光越大;
c.连续淋喷溢流大色光发浅,兰光大;淋喷溢流小,色光发深,红光大;
d.皂煮,平洗格温度,影响色光最大,温度在90%时,皂煮变化小,色光稳定,温度低于80。C时,连续
下机又深又兰,皂煮变化大,二次皂煮后红光大;当温度高于96。C时连续下机色光又浅又红,皂煮变光
小,二次皂煮不变光;
e.汽固料,手法一致,浓度,温度,含碱量测定要一致。
5.后整理工艺对色差,色花的影响
a.整理助剂要选用对色光变化小的助剂:因为变化越大,在生产中受条件的影响越大,生产工艺不稳
定,会影响前后色光一致性,及边中色差;
b.整理设备现新车,带烘房,停车,及车速不稳,对色光变化大,有时也影响边中色差,拉宽干潮不一
致,造成色差,预烘后左中右干潮不一致,也造成边中色差;
c.选用助剂不能加重色布疵点,加浆会加重折子,好的加浆助剂,会改善此现象。
好的柔软助剂可以改善染色布的条花现象,使布面饱满,光泽较好。

              

欢迎留言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