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料
纺织原料:古代纺织原料======具体介绍
不详
2009/4/9
浏览数:1229 (从2018年5月开始统计)


纺织原料是纺织业的基础。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纺织原料均为天然纤维,绝大部分由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得到,如蚕丝、麻、棉、毛等,但也有部分如葛纤维长期依赖于野生采集而得。在丝、棉、毛、麻四大类纤维中,一般认为蚕丝纤维品质优良,有“纤维皇后”之称,是中国纺织纤维的代表。

第一节 蚕丝纤维
第二节 麻葛纤维
第三节 毛纤维
第四节 棉纤维
一、家蚕的种类
家蚕又称桑蚕,是一种食桑叶而吐丝的昆虫,学名Bombyxmori。在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家蚕蛾科。其中又有很多的种类,随着人类的进步又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培育出许多新的品种来。
家蚕的祖先是古代野桑蚕。野桑蚕在广阔的蚕区内或在野桑树上生活,化性自一化、二化至多化。由野桑蚕驯化而来的家蚕的化性亦有一化、二化至多化。
汉《淮南子》曰:“原蚕一岁再登,非不利也,然王者法禁之,为其残桑也。”原蚕就是二化性蚕,一年孵化二次。晋时郑缉之《永嘉郡记》中又记载了八辈蚕,一年中养八次,都是多化性蚕:“永嘉有八辈蚕:蚖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初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所载蚕的种类更多:“今世有三卧一生蚕、四卧再生蚕、白头蚕、颉石蚕、楚蚕、黑蚕、儿蚕,有一生再生之异。灰儿蚕、秋母蚕、秋中蚕、老秋儿蚕、秋末老獬儿蚕、绵儿蚕、同茧蚕或二蚕三蚕共为一茧。”由此可见,当时对蚕的命名已根据其化性、眠性、蚕体斑纹颜色、养蚕时间等因素。
明清时期,人们对蚕的观察更细、分类更详。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凡蚕有早、晚二种,晚种每年先早种五六日出,结茧亦在先,其茧较轻三分之一。若早蚕结茧时,彼已生蛾出卵,以便再养矣。”《吴兴蚕书》记载了浙江湖州一带的蚕种:“有头蚕、有二蚕、三蚕、四蚕、五蚕,种类纷纭,错出于春、夏、秋三时。湖人所重在头蚕,饲养颇广。”此外还有种名如泥种、石灰种、懒替种、石小罐种、白皮种、丹杵种等。而《蚕桑捷效书》中所载种名有金种、花种、乌种、莲子种、金桔种、束腰种、平头种等名:“金种蚕身甚小,花种遍体烂斑,乌种满身灰黑,莲子种茧之小者,金桔种茧之大者,束腰则腰有束痕,平头则两头平满。”
二、家蚕茧的种类
家蚕经催青孵化、摘桑饲喂直至成熟吐丝结茧,共需三十至四十天的周期。其茧的种类也有多种多样,多以茧形茧色分。
《天工开物》载:“凡茧色唯黄、白二种,川、陕、晋、豫,有黄无白,嘉湖有白无黄。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黄丝以猪胰漂洗,亦成白色,但终不可染漂白桃红二色。凡茧形亦有数种:晚茧结成亚腰葫芦样,天露茧尖长如榧子形,又或圆扁如核桃形。又一种不忌泥涂叶者,名为贱蚕,得丝偏多。”《蚕桑述要》载:“茧有黄白二种,黄有蛾黄、杏黄之别;白有雪白、湖白之分;黄者色鲜而性脆,白者光亮而性韧。湖丝多白,黄者甚少。”因此,家蚕茧的茧色和形状一直都有多种类型,但总体以白而丝紧者为佳,《蚕桑捷效书》称:“总以茧之坚结而厚,平圆紧小者为良,其松浮薄大之茧,丝少而难抽。”
为了确保缫丝的质量,人们必须选茧。在选茧时就产生了茧的品类划分。《吴兴蚕书》载:“茧之品类不齐,不容无所区别。有误食热叶及嘴伤,萦丝宽慢,其茧软而松者,是谓绵茧。有蛆生蚕腹,茧成穿穴而出者,是为蛆钻茧。有老不化蛹,毙?茧肉,秽汁浸润者,是为映头茧。有薄绪缠身,赤蛹外露者,是为凹赤茧。有山火太旺,匆遽吐丝,不及周遍环绕,其茧一头穿破者,是为穿头茧。有粘帘附帚,结成深印者,是为草凹茧。有蚕溺沾染,渍成黄瘢者,是为尿绪茧。有上山太稠,或二蚕、或三四蚕共成一茧者,是为同宫茧。大率蚕丰收则茧皆整齐、蚕歉收则茧多参错。”这种分类,与今日非常接近。
三、贮茧技术
收茧之后,如不加处理,茧中蚕蛹约过七日便要化蛾破茧而出。因此,当人们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缫丝时,就发明了贮茧技术。
最古老的贮茧方法也许是通过日晒杀蛹而使其不再羽化。《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两种贮茧法:“用盐杀茧,易缫而丝肕,日曝死者,虽白而薄脆,缣练衣著,几将倍矣。”显然,盐浥之法要比日晒法先进。唐宋以后,日晒法几乎不再使用,而独用盐浥法:“藏茧之法,先晒令燥,埋大瓮地上。瓮中先铺竹箦,次以大桐叶覆之,乃铺茧一重,以十斤为率,掺盐二两。上又以桐叶平铺,如此重重隔之,以至满瓮,然后密盖,以泥封之。”宋?陈旉:《农书》。(见图2-1)金元时期,又发明笼蒸法。《韩氏直说》云:“蒸馏之法,用笼二扇,用软草扎一圈,加于釜口,以笼两扇坐于上。其笼不论大小,笼内匀铺茧,厚三、四指许。频于茧上以手背试之,如手不禁热,可取去底扇,却续添一扇在上。亦不要蒸得过了,过了则软了丝头,亦不要蒸得不及,不及则蛾必钻了。”在王祯看来,笼蒸法最好。但是,明清之间,人们又在盐浥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瓮泥法。徐光启《农政全书》云:“盐著于茧,到底浥湿。今人只于瓮中藏茧,另用纸或箬或荷叶包盐一、二两置茧上亦可。但只须瓮口密封,不走气耳。此必用盐泥乃可。”

烘茧之法始于清代后期,当时又称炕茧。《蚕桑实济》记载了这种方法:“其炕以石条、或火砖、或土砖封砌,如炕床样。……其打炕之大小,视乎取茧之多少。茧多炕大,一日可炕数百斤。此乃炕外生火,火气自然上达,既无湿热之患,且无焦枯之虞。”在四川、广东一带,则用竹编烘笼或蚕箔铺茧,再用炭火烘之。这种烘茧法产量高、速度快,而且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故一直沿用至今。
四、野蚕及野蚕茧
野蚕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也经常得到人们的利用,并选择了若干种进行人工放养。其丝线也较特别,能制成一些独特的丝绸品种。
(一)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
野桑蚕俗称野蚕,我国先民在驯化家蚕之前所采集利用的茧丝即来自此。家蚕驯化后,它时而有发,被看作是一种祥瑞,亦被人们利用。晋崔豹《古今注》载:“(西汉)元帝永元四年(前10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茧生蛾,蛾生卵,卵着石。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二年,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双林镇志》载:“桑蚕,吾乡年年有之,六月至八月皆可采之。届时妇女儿童皆肩负一箩,手持一竿,竿头缚一小钩,于桑下谛视而钩摘之,采茧卖于贩客。客卖于茧行,行又卖于乡人作丝。”野蚕茧色滞白或淡黄,呈纺锤形或圆锥形。其丝色黄而性硬,光暗而缕糙,一般供织纤细织物,也作丝绵用。
(二)柞蚕(Antheraea pernyi)
《禹贡》书载,兖州厥贡“檿丝”,据考证就是柞蚕丝,蒋猷龙等:《中国蚕类利用简史及其茧丝性状比较研究》,《丝绸》1993年第10期。但未知其实。《广志》中开始出现柞蚕之名:“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宋元之后,柞蚕首先在山东登、莱等地推广人工放养,产量大增,明末清初时期,又向东北、西南等地推广,贵州遵义绸、河南鲁山绸、陕西刘公绸等均用柞蚕丝织成。
柞蚕体大色绿,茧形下端椭圆、中部膨大、上端稍尖,并有茧柄。刚吐出的茧丝和结成的茧都为滞白色,自然条件下逐步转为褐色。
(三)天蚕(Antheraea yamamai ussurinsis)
天蚕茧呈椭圆形,茧有深绿、浅绿、金黄等色,又以绿色为著名。一般认为天蚕原产日本,但《唐会要?祥瑞上》载:贞观十一年(637年)六月六日滁州言:“野蚕成茧遍于山阜,至十三年野蚕又食槲叶,成茧大如奈,其色绿,凡已收六千五百七十石。”这种绿色野蚕茧据推测就是天蚕茧。蒋猷龙等:《中国蚕类利用简史及其茧丝性状比较研究》,《丝绸》1993年第10期。
(四)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晋郭璞《尔雅》上已有“樗茧”之名的载录,它以臭椿(樗)、香樟、枫杨等树叶为食,故又称椿蚕。清代以来始有人工放养。《野蚕录》载其“丝织为绸,紫耀光滑,有椒香,能辟蠹”。
(五)樟蚕(Erigyna pyretorum)
樟蚕又称枫蚕,以其主食樟、枫或枫杨之叶而得名。宋代陆佃《埤雅》载:“横州之地枫始生叶,有虫食之,其形似蚕,四月,亦如蚕之将丝,州人擘其丝,光明如琴弦。”这种奇特的剖腹取丝方法在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中也有记载:“樟虫入醋死,引腹中筋长丈余,闽人用缘蒲葵。枫蚕之丝亦韧,可作大钓缗。”
此外尚有名称记录多种,如椒蚕、柳蚕、榆蚕、枸杞蚕、乌桕蚕等,也曾被用于丝织或丝绵生产。
麻葛纤维
一、麻的种类中国纺织技术资料网:http://www.fztest.com
麻类纤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其种类甚多,分布不同,性能亦不同。
(一)大麻(Cannabis sativa L.)
大麻是属于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河南郑州大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不少大麻种籽,推测当时已有大麻的纺织利用。
大麻又称火麻,雌雄异株,雌株为苴,雄株为枲。商周以后生产愈盛。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大麻布出土。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更有质量上好的大麻布发现,经检验分析,其纤维投影宽约22微米,截面积153微米,断裂强度为4克。《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纺织品的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历史上我国大麻纤维使用的主要范围为除东南沿海之外的广大地区。《魏书?食货志》载,当时用大麻布充税的州郡县约40个,其中用大麻布充税的整州有18个,相当于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内蒙、辽宁、江苏等地。新疆曾出土过一件唐代大麻布,上有“澧州慈利县调布”字样,说明它来自中南地区。
(二)苎麻(Boehmeria nivea)
苎麻又名野麻,属荨麻科。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苎麻纤维进行纺织生产,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不少草绳,即用苎麻制成,钱山漾遗址中还出土了不少精制的苎麻织品,说明苎麻是南方传统的纺织原料。
周秦汉唐,苎麻一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主要麻类纤维之一,其产品称为?,是一种较为凉爽透气的织物。《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子产献?衣焉。”《战国策?齐卷》载:“后宫十妃,皆缟?。”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亦出土了三块苎麻织物,新疆吐鲁番也出土了两块分别写有“婺州兰溪县脚布”和“宣州溧阳县调布”字样的苎麻织物,根据分析测试,其各项指标均与现代苎麻接近。我们经常能在南朝诗歌中看到《白?舞》的诗歌,说明当时的苎麻织物确是一种较为高档的织物。
宋元之后,苎麻生产逐渐减少,但仍在南方地区用以织夏布、蚊帐等。
(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苘麻又称青麻,属锦葵科。苘麻一般用于制绳索,但亦用于制作较粗糙的布。河姆渡遗址中已见用苘麻搓成的绳索。罗愿《尔雅翼》载:“檾、?、苘、褧、顈,一物也。”“檾,枲属,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实如大麻子。今人绩以为布及造绳索。”王祯《农书》中亦说,苘麻“可织为毯被,及作汲绠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覆等具”。
(四)蕉麻(Musa textilis)
蕉麻是我国南方生长的植物,属巴蕉科。在文献上经常被记为芭蕉或甘蕉,其叶鞘中含有63%的全纤维素,可用于织为蕉布。《广志》中记载:“芭蕉,一曰芭菹,或曰甘蕉。……其茎解散如丝,织以为葛,谓之蕉葛。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出交趾建安。”唐宋时期,南方土贡中还经常能看到蕉葛或交隔之名,说明这一直是南方的特产。
其他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麻类纤维有黄麻、山麻(薜)、菅等。
二、麻的初加工技术
麻的种类虽多,但其初加工技术却基本一致,即采用各种方法使麻纤维脱胶,去除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杂物。
麻纤维的脱胶方法主要是沤渍,即用微生物脱胶。《诗经?陈风?东门之池》所载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可以沤?,可以沤菅,即是此类方法。《氾胜之书》还记载了其时间:“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较为温暖的气候能使微生物迅速繁殖而加快脱胶。《齐民要术》中更对沤麻用水及程度作了描述:“沤欲清水,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熟且宜,生则难剥,太烂则不任。”这样就能控制麻纤维的质量。至于水温除依靠自然气候控制外,也得采用人工掌握。《齐民要术》指出冬天可用温泉水沤麻,如此得麻“最为柔韧”。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则记载了苎麻“煮之用缉”的方法,即用煮练之法进行脱胶,此类方法,已非微生物脱胶,故而推测当加入适量碱性物质方可。
三、葛纤维
葛(Pueraria lobata)又名葛藤、葛麻,其根可食,其藤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作纺织原料。
葛藤长在野外,一般均为采集利用。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葛织物是距今最早的葛纤维利用物证。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3期,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中涉及葛的采集和纺织的就更多,如《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萦之。”汉袁康《越绝书?越地传》中还有吴越时期人工栽培葛的记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周礼?地官》中有一官职为“掌葛:掌以时征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草贡之材于泽农。”秦汉之后,葛的生产逐渐衰落。李白《黄葛篇》诗云:“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全唐诗》卷一六四。也正说明了葛织物在唐代已不流行。
葛纤维的初加工方法是用水煮法。《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濩即煮,《毛传》曰:“濩,煮之也。”后来孔颖达也说:“于是刈取之,于是濩煮之,煮治已迄,乃缉绩之,为絺为绤。”即将葛藤割下,用水煮烂,然后在流水中捶洗干净,取其纤维进行纺织。
毛纤维
一、毛的种类
毛纤维在我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也开始甚早。诗经《豳风?七月》中说:“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的褐就是一种粗疏的毛织品。实物的发现更为丰富。1957年在青海诺木洪发现一处相当于周代早期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羊毛和牦牛毛的织物。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新疆哈密一带也发现了许多相当于周早期的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量精制的高档毛织品,赵丰:《古代纺织品研究》,《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说明了我国使用毛纤维的悠久历史。
(一)羊 毛
羊毛是毛纤维的主要来源。羊毛的种类与羊的种类相关。我国人工饲养的羊主要有绵羊和山羊两大类,其中绵羊剪毛是获取羊毛纤维的主要来源。清代杨屾在《豳风广义》中记载了八种羊的名称:“哈密一种大尾羊,大食一种胡羊,临洮一种洮羊,江南一种吴羊,英州一种乳羊,我秦中一种绵羊,一种羖?羊,同华之间一种同羊。”这是除羖?羊属山羊外,其余均属绵羊。绵羊在南方也有分布,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载:“绵羊出邕州溪峒诸蛮国,与朔方胡羊不异。有黑白二色,毛如茧纩,剪毛作毡,尤胜朔方所出者。”
羊绒用于纺织的历史也相当久远。宋应星《天工开物》载:“一种矞艻羊,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别于绵羊。此种先自西域传入临洮,今兰州独盛,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番语谓之孤古绒,从其初号也。”
(二)牦牛毛
牦牛早先产于亚洲中部山地,在我国分布于青藏高原一带。牦牛古称犛牛,诺木洪出土有周代牦牛织品,《尔雅》中提及有“犛罽”,即用牦牛毛织成的较精细的显花毛织物。
(三)骆驼毛
骆驼毛有粗、细两种纤维,细者称为骆驼绒。新疆乌鲁木齐阿拉沟战国时期古墓群曾出土大批毛织物,其中有用骆驼毛织制者。《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会州会宁郡(今甘肃境内)土贡驼毛褐,丰州九原郡(今内蒙古境内)土贡驼毛褐、毡的情况,说明我国利用驼毛纤维的历史很长。
(四)兔 毛
《新唐书?地理志》载:“宣州宣城郡土贡兔褐”,“常州晋陵郡土贡兔褐”,“扬州广陵郡土贡兔丝”。兔丝可能是兔毛纱线,而兔褐显然是兔毛织成的毛织品,这说明唐代前后在我国东南地区已常用兔毛纺织。李肇《国史补》还记载:“宣州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绮”,但“覆有染丝织者尤妙。故时人以为兔褐真不如假也”。虽然其质量不精,但其影响却是不小。
(五)羽 毛
我国古代还利用鸟羽进行纺织。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衣兽皮,戴羽冠。后来则逐渐开始用羽毛制作纺织品。《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载: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而最有名的乃是唐代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新唐书?五行志》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两裙,正视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以其一献韦后。公主又以百兽毛为鞯面,韦后则集鸟毛为之,皆具其鸟兽状,工费巨万”。这里除百鸟毛之外还有百兽毛,原料不择其类,丰富多样。自此后,“贵臣富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说明唐代是利用羽毛纺织的高潮。但这一方式直到明清仍见应用,大量明清帝后所用丝绸服饰,也经常采用孔雀羽进行妆花织入或刺绣装饰。《红楼梦》中提及晴雯为宝玉补裘,也是用的孔雀羽毛拈成的线。
二、毛的初加工技术
我国古代毛纤维初加工的工序约为三道:采毛、净毛和弹毛。
(一)采 毛
采毛最初是将羊身上自然脱落的毛收集起来,再发展到在羊皮上采集羊毛,早期史料中提及的“织皮”可能就是指此。南北朝时出现剪羊毛的采毛技术。《齐民要术》卷六载:“白羊(即绵羊)三月得草力,毛床动则铰之。铰讫,于河水之中净洗,毛则生白净也。五月毛床将落,又铰取之,铰讫,更洗如前。八月初,胡莱子未成时,又铰之,铰了亦洗如初。其八月半后铰者勿洗。”“羖羊(山羊),四月末五月初铰之。性不耐寒,早铰,寒则冻死。……毛堪酒袋兼绳索之利。”这说明当时绵羊一年剪毛三次,而山羊一年剪毛一次。宋代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载了剪羊毛的方法:“羊顺风而行,三月、八月两剪毛。当剪时如欲落絮,不剪则为草绊落,可捻为线。”又说:“春毛不值钱,为毡则蠹,唯秋毛最佳。”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两种采集山羊绒的方法:梳绒,是用细密的竹篦梳子从山羊身上已脱或将脱的绒梳下来。而拔绒则是用手指甲把较细的山羊绒拔下来,这种方法生产效率更低,“每人穷日之力,打线只得一钱重,费半载工夫方成匹帛之料。若搊绒打线,则多拔绒数倍”。
(二)净 毛
采毛完毕后,要将羊毛去除油脂和杂质,称为净毛。在西北地区,至今仍用黄砂搓毛去除油脂,是一种原始的净毛方法。
(三)弹 毛
弹毛的方法与弹棉接近。王祯《农书》中载:“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毡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假其功用,非弓不可。”结者开、实者虚就指这种使毛开松的工艺。
棉纤维
一、棉花的种类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作物,分一年生草本棉和多年生灌木棉两类。此外还有一种木棉,为落叶乔木,现一般不作为纺织原料来源。
一年生的草本棉,古称白叠,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梁书?西北诸戎传》记载高昌一带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这种白叠子就是棉花。唐代的吐鲁番文书中,多次出现当地农民自种或请人代种棉花的记载,新疆巴楚的脱库孜沙来遗址中曾发现过晚唐时期的棉籽,棉籽色黄粒小,留有部分短纤维,据鉴定属非洲草棉种。沙比提:《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新疆古代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文物》1973年第10期。
多年生的棉花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禹贡》中曾记载扬州之域“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据考证,“卉服”即用棉花之属制衣,“织贝”通“吉贝”,孟康注《汉书》时说:“闽人以棉花为吉贝。”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棉制品,就是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船棺中出土的。高汉玉:《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的纺织品》,《福建文博》1980年第2期。从历代记载来看,闽广一带的多年生棉花一般具有较高大的树型,较高的纤维产量,并为人们用以纺织。方勺《泊宅篇》载:“闽广多木棉。树高七八尺,树如柞。……深秋即开,露白绵茸茸然,土人摘取出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赵汝适《诸蕃志》中亦载:“吉贝树类小桑。……絮长半寸许,宛如鹅毛。有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根据目前在海南岛中部区域的调查,仍发现有多年生灌木状连核木棉,株高一丈余,一般收获季节在十二月,棉铃青褐色,籽黑绵白,纤维平均长度28毫米,细度3000支。由此看来,古代文献中所称的南方木棉应该就是这种多年生的灌木状木棉。
二、轧棉技术
轧棉是把棉花中的籽核和棉纤维进行分离,从而获取皮棉的过程。
轧棉初用辗轴。元代司农司《农桑辑要》中记载:“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杆。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逐旋取绵子,置于板上,用铁杖回旋,赶出子粒,即为净棉。”而同时期稍后的王祯《农书》则记载了较为先进的轧棉工具搅车:“用四木作框,上立二小柱,高约尺五,上以方木管之。立柱各通一轴,轴端俱作掉拐,轴末柱窍不透。二人掉轴,一人喂上棉英。二轴相轧,则子落于内,绵出于外。比用辗轴,功利数倍。”但这种轧车还是手摇轧车,一车需有三人共同完成。到明代则出现了一人自摇、自踏、自喂的脚踏轧车。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均有记录(图2-2),《嘉庆松江府志》则记载流行于上海一带的轧车:“以木为之,形如三足几,坐则高与胸齐,上有两耳卓立。空耳之中,置木轴,一径三寸,有柄在车之左,以右手运其机向外,复置铁轴,一径半寸,有轮在车之右,以左足运其机向内,皆用木楔笼紧,中留尺许地。取花塞两轴之隙,而手足胥运,则子自内落,无子之花自外出。”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轧车还配以有齿槽的轧轴,轧棉效果更好。

三、弹棉技术
皮棉还需经过弹棉过程而达到纤维松散的目的,南宋艾可叔《木棉诗》云:“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说明弹棉技术在南宋已出现,其工具则是以竹或木及弦线制成的弹花弓。大约宋代多以竹制,尺寸较小,明代多以木制,尺寸较大,而今天所用者,基本上还是继承明制:“弹花者名弓,弓以木作圆柱状,长四五尺,粗盈握,弓上端镶薄板,方而斜,纵横四寸许,其下端于圆柱之末,剡之使弯,圆而厚,阔二寸余,以弦施于两端,弦之余者绕柱上。击其弦者为弹花槌,槌长七八寸,隆其两端,极光润。弹花必坐,其坐者如椅而矮,几及地,名弹花凳。凳之背贯以竹竿,如钓鱼者,而曲竿之极处悬绳,绳下着弓,以左手执弓,右手持槌,坐击之。棉着弦而起,轻如柳絮,宜于无风处弹之,弹声清脆,闻及邻室,其弓弦以羊肠为之。”张春华:《沪城岁事衢歌》。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