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非织造布生产线中分切机的分切刀具
中国纺织网
2020/1/25
浏览数:726

  分切刀具是分切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主要用于分切非织造布产品和纸筒管。目前使用的分切刀具种类较多,性能、适用范围、分切质量、价格也有很大差异。

  常用的分切刀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剪切式圆盘分切刀

  剪切式分切刀分上刀和下刀,位于布面上方较薄的碟型圆盘刀为上刀,位于布面下方的厚型圆盘刀为下刀。上刀和下刀的一侧有工作刃口,在工作时两个刃口以外圆相交形式接触,以剪切方式将布剪开。通常下刀是主动的,并以与布相同的线速度转动,而上刀是被动的。由于布有下刀支撑,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让刀”现象,分切过程稳定,产品的分切尺寸精确。由于刀具的外圆周刃口用于分切,只要合理分配刀具的刃口硬度,上刀的硬度稍低于下刀,就可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剪切式圆盘刀的下刀一般采用串联方式安装在刀轴上,有刀架定位和气胀轴两种定位方式。采用刀架定位时,刀轴为花键轴,下刀可在轴上自由移动,刀架在机架上定位;采用气胀轴定位时,下刀直接由气胀轴支承并充气定位。

  圆盘刀的上刀较多采用串联方式安装在同一刀轴上,利用刀架上的紧定螺钉在刀轴上定位,并通过径向或轴向移动刀轴实现上刀的进刀、退刀和剪切力调整。这种结构较为简单,造价较低,最小的分切宽度较小,分切过程稳定,有较好的分切质量,这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安装方式。串联式上刀的最大缺点是安装调整困难,换刀时要将刀轴整体拆下,其次是刀具会存在偏心或晃动现象。

  圆盘刀上刀的另一种安装方式是并联安装,所有的上刀都带有独立的有刀架,刀架可在底座的燕尾导轨上移动和定位,互不相干涉。采用这种安装方式时,调整或更换刀具都很方便,刀具运行稳定,适宜用于高速分切和采用机动或自动定位。但这种安装方式要求每一把上刀都要具备进刀和退刀功能,结构十分复杂、造价也很高,而且因为刀架的宽度较大,产品的最小分切宽度也较大,不能加工小幅宽产品。

  主动式圆盘分切刀

  主动型分切刀也是使用圆盘形分切刀,可以没有下刀,分切刀是主动的,并以比布的线速度高得多的速度转动,利用高速旋转的锋利刃口把布切开。主动型分切刀在工作时,布面有轻度的“让刀”现象,分切过程对张力的变化较敏感,驱动分切刀具的电机直径和刀具间的距离较大,难于进行小幅宽分切。但其结构简单,分切效果比刀片式分切刀好,使用寿命也较长。

  刀片分切刀

  刀片分切刀直接使用民用的剃须刀片、墙纸刀或医用手术刀作为分切刀具将布割开,其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成本低廉,由于其横向结构尺寸小,能进行小幅宽产品分切,在低速状态也有较好的分切质量,在独立设备上使用时,有很高的性价比,因而在一些简易型分切装置上得到普遍使用。

  由于刀片分切刀仅是利用刃口其中的一个“点”进行分切,刃口容易在运行时发热变钝而影响分切质量,导致分切断面有“起毛”现象,这种情形在运行速度较高的状态下更为突出。由于刃口与布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使刀具的性能下降,影响了使用寿命。

  虽然在实际运行中可以用改变刀具的角度或伸出的长度来移动工作点的位置从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但改变刀具的角度会影响分切效果。因此,相对其他形式的分切刀,刀片式分切刀使用寿命最短。

  刀片式分切刀的另一个缺点是安全性差,防护困难,在进行换刀或调刀过程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一些质量较差的刀片还存在较高的断刀风险,在非织造布的定量较大或布面上存在有熔体硬块或分切“过渡布”时,容易发生断刀故障。

  刀轴式分切刀

  刀轴式分切刀是其他几种没有下刀的分切形式的改进,由于被分切的非织造布由表面加工有很多等间距刀槽的刀轴支撑着,在分切过程中的张力稳定,“让刀”现象不明显,分切质量也较好。

  由于这种形式的分切刀支架、气缸及相应的机构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刀具的间距较大,因此产品分切的最小宽度也会较大。

  调整产品的分切宽度时,由于有刀槽的阻隔,只能按一个刀槽的间距的倍数来进行调整,不能连续的调整刀具间距。

  压(顶)切式分切刀

  压切式分切刀(或顶切式分切刀)是刀轴式分切刀的另一种变形,在这种分切系统中,上刀为双面刃的圆盘分切刀,而刀轴则为一条没有刀槽的圆滑光面轴,上刀将非织造布压紧在光轴表面,并利用锋利的刃口将布切开。分切的质量与刀口的锋利程度、所施加的压力有关,刀口越锋利、压力越大,分切的质量也越好。

  相对刀轴式分切,压切式分切的刀具间距调整是连续的,调整较为方便,产品的尺寸精度更能满足顾客的要求。由于分切刀锋利的刃口直接压在光轴表面,在硬度选择不当的情形下,刀具的使用寿命较短,不是刀刃很快变钝,就是光轴表面出现环形凹槽,影响正常使用。

  不论使用哪一种分切刀具,刀具都需具有横向移动功能,用于调节产品的分切宽度。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